常見騙局

让法律成为你的伙伴

刷單任務=破產之路 教你看穿3伎倆

阅读量:2076
刷單任務=破產之路 教你看穿3伎倆
刷單任務=破產之路 教你看穿3伎倆

手法

近期「刷單任務」騙案頻發,騙徒以「追蹤明星IG賺傭」、「介紹工作」及「合作做生意」等借口,騙取多名市民的金錢。受害者包括高學曆白領及退休人士,其中一宗損失更高達500萬元!

騙徒通過WhatsApp或Telegram等實時通訊軟件,隨機將市民拉入群組,聲稱只需刷單、轉售商品或追蹤明星賬號,即可賺取傭金,無需學曆或經驗,甚至可在家工作。一旦市民表示有興趣,騙徒便會誘使他們下載虛假購物應用程序或在虛假網站開設賬戶,並要求他們增值以執行所謂「任務」。

在「任務」初期,騙徒會兌現承諾,將購物金額及傭金轉賬給受害人,以獲取信任。然而,隨著受害人墊支更多金錢進行大額購物,騙徒便會以「信用額不足」等借口拖延付款,並繼續騙取受害人金錢直至他們分文不剩。

警惕三大伎倆

WhatsApp或Telegram的陌生組名包含大型企業的名字,例如「Instagram-官方任務群」、「ZALORA-D80」;

騙徒假扮客戶服務機械人,以自動回複企圖博取信任,例如「積分增值請回複【1】」、「請耐心等待直至訂單匹配成功」;

騙徒虛構「高級分析師」、「數據分析師」等看似專業的客戶服務人員名稱。

呼籲

如收到「白撞」招聘短訊或「筍工」介紹,應在守網者網站的「防騙視伏器」或手機版「防騙視伏App」輸入有關網址、社交帳戶、電話號碼等,實時評估詐騙風險;

切勿輕信以「刷單員」、「下單員」或「點贊員」等作招徠的招聘廣告。這極可能是騙案;

如雇主沒有交代公司數據,或只留下社交媒體賬號作聯絡,務必提高警覺;

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;


律師專欄

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們專業的延伸

陳子欣
陳子欣

實習律師

Elizabeth Stark
Elizabeth Stark

區塊鏈技術專家

李浩然
李浩然

创始合伙人 / 律师

黃秀勤
黃秀勤

律師